(教材建設、教學成果獲獎、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改革特色、教學改革論文等) 教材建設 1.基礎醫學複習綱要與強化訓練 病理生理學分冊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2.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指導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3. 人體機能學實驗指導/教程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4. 機能實驗學 王紅梅(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5. 人體機能學 王紅梅(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 6.病理生理學(案例版)王紅梅(參編)科學出版社2007 7.《病理生理學》王紅梅(參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 8.《機能實驗學》王紅梅(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9.《人體形态學實驗》鄭景璋(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10.《生物化學實驗》鄭雲郎(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教學成果獲獎 1.< <病理生理學課件>> 第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 高教組優秀獎 排名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5 2. 醫學成人高等學曆教材《病理生理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排名2 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2005 3. < <基礎醫學機能課程重組的改革與實踐-《人體機能學》課程實施>>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5 新疆醫科大學2008 4. < <基礎醫學系列教材編寫理念和實施綱要研究>>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3新疆醫科大學2008 教學改革項目 1.醫學生前期主動認識疾病實驗課教學模式探讨2009YJ49 浙江省醫學會 2009年9月-2011年9月 2.以縱向課程結構為特點的機能實驗學教學實踐研究09JY14 台州學院2009.1-2009.12 3.< <病理生理學>>重點建設教材 台州學院2009.6-2010.5 教學改革特色 改革措施 在本科班開展了案例教學(CBS),案例教學已應用于病理生理課堂教學的全部章節。這一舉措是病理生理學理論課程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方法的探索,我們要求本科生在完成病理生理學理論教學後,要求他們進一步用理論知識解釋臨床表現。早期接觸臨床使學生初步學會如何将基礎理論應用到臨床,同時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正初步嘗試以系統為單元,在講授完正常的機能代謝,即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後,順應知識的連貫性,講授病理生理學内容。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以綜合性實驗為主。實行“三合一,跨學科”的方式(生理、病理生理、藥理,即從正常到疾病,再到治療)。同時還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自行設計、自行完成實驗,學生通過此過程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學生通過病理生理學課程多角度的鍛煉,為後繼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繼課程老師普遍反映較好。資源建設、網絡教學 本課程平台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建設網絡課程教學系統,并建立與之相适應的師生互動、在線測試、資料庫等系統,提高網絡化教學效果。為資源共享提供平台,為學生主動學習、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配套以〈學習指導〉、〈習題集〉、病理生理實驗課教學錄象等。 教學改革論文 1.案例教學在病理生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5年28(6)2.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探究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7年30(11)3.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7年30(11)4.人體機能教學改革的思考 醫學研究雜志2007年36(12):117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