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建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教學管理  -  專業建設  -  正文

病理生理學縱向課程群教學團隊簡表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1-09-06      點擊數量:

             

                 

一、團隊基本情況簡介

根據課程的特點及其内在聯系,我們提出把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這些存在邏輯性和内在一緻性的課程,整合成課程群進行一攬子建設。對于病理生理學理論課于是産生“課程群”建設的思想和理念,而對于實驗課則以綜合性實驗為主,實行“三合一,跨學科”的方式(生理、病理生理、藥理,即從正常到疾病,再到治療)。這樣有效地實現了資源整合,保證課程之間教學内容的連貫性和相關性。通過有效的團隊合作推動教學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師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

本團隊整合了生理、生物化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等各方面的教學資源,以病理生理學課程建設為平台,利用我院的分子生物學和機能實驗室,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深化教學内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為重點,逐漸形成了一支具有團結協作精神、豐富教學經驗、較強事業心和科研能力的教學團隊。本團隊共1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中級職稱7人,實驗師1人。從學曆結構看,博士3人,碩士2人。年齡在29~50歲。故本團隊的骨幹教師學術水平較高,年齡、職稱、學曆等層次結構比較合理。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的建立,将在推動我院教學改革、課程建設以及指導和激勵中青年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團隊成員情況

1、帶頭人情況

姓 名

王紅梅

出生年月

1967.7

參加工作時間

1992.8

最終學曆(學位)

研究生(碩士)

高校教齡

17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基礎部副主任

獲獎情況

2005年新疆醫科大學優秀青年教師

2、成員情況   成員人數    11   (限填10人)

姓 名

年齡

工作時間

專業

高校教齡

職稱

職務

鄭景璋

50

1984.8

病理生理

10

副教授

教研室主任

羅心靜

39

1991.8

生理學

9

副教授

鄭雲郎

52

1978.8

生物化學

10

副教授

教研室主任

鄧建偉

36

2001.8

藥理學

2

講師

教研室主任

潘振宇

46

1984.8

生理學

10

副教授

張志剛

32

2001.8

病理生理

9

講師

趙志強

36

2001.8

生物化學

2

講師

王照宇

29

2006.8

生理學

4

講師

汪旭明

36

2000.8

藥理學

9

講師

金英華

33

2002.8

藥理學

9

講師

三、教學情況

(教材建設、教學成果獲獎、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改革特色、教學改革論文等)

教材建設

1.基礎醫學複習綱要與強化訓練 病理生理學分冊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2.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實驗指導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3. 人體機能學實驗指導/教程    王紅梅(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4. 機能實驗學  王紅梅(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

5. 人體機能學   王紅梅(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                          6.病理生理學(案例版)王紅梅(參編)科學出版社2007

7.《病理生理學》王紅梅(參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                     8.《機能實驗學》王紅梅(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9.《人體形态學實驗》鄭景璋(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10.《生物化學實驗》鄭雲郎(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教學成果獲獎

1.< <病理生理學課件>> 第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   高教組優秀獎  排名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5  2. 醫學成人高等學曆教材《病理生理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排名2  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2005  3. < <基礎醫學機能課程重組的改革與實踐-《人體機能學》課程實施>>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5 新疆醫科大學2008  4. < <基礎醫學系列教材編寫理念和實施綱要研究>>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3新疆醫科大學2008

教學改革項目

1.醫學生前期主動認識疾病實驗課教學模式探讨2009YJ49  浙江省醫學會  2009年9月-2011年9月  2.以縱向課程結構為特點的機能實驗學教學實踐研究09JY14   台州學院2009.1-2009.12  3.< <病理生理學>>重點建設教材  台州學院2009.6-2010.5

教學改革特色

改革措施  在本科班開展了案例教學(CBS),案例教學已應用于病理生理課堂教學的全部章節。這一舉措是病理生理學理論課程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方法的探索,我們要求本科生在完成病理生理學理論教學後,要求他們進一步用理論知識解釋臨床表現。早期接觸臨床使學生初步學會如何将基礎理論應用到臨床,同時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正初步嘗試以系統為單元,在講授完正常的機能代謝,即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後,順應知識的連貫性,講授病理生理學内容。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以綜合性實驗為主。實行“三合一,跨學科”的方式(生理、病理生理、藥理,即從正常到疾病,再到治療)。同時還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自行設計、自行完成實驗,學生通過此過程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學生通過病理生理學課程多角度的鍛煉,為後繼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繼課程老師普遍反映較好。資源建設、網絡教學  本課程平台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建設網絡課程教學系統,并建立與之相适應的師生互動、在線測試、資料庫等系統,提高網絡化教學效果。為資源共享提供平台,為學生主動學習、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配套以〈學習指導〉、〈習題集〉、病理生理實驗課教學錄象等。

教學改革論文

1.案例教學在病理生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5年28(6)2.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探究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7年30(11)3.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7年30(11)4.人體機能教學改革的思考  醫學研究雜志20073612):117 2007

四、培養青年教師、接受教師進修工作

規劃:對青年教師明确提出了嚴格的五年制培養計劃要求。即第一年通過計算機關。第二年通過本專業相關基本知識和外語關。第三年通過教學關。第四年通過實驗關。第五年通過科研關。總之在第七年後應具備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成為教學科研骨幹。措施:①建立中青年教師教學效果動态反饋模式,由全體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動态評估,并當場提出進一步改進意見。②鼓勵青年教師申請教學和科研基金。③鼓勵青年教師進一步深造,包括在職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④貫徹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包括青年教師跟班聽課、青年教師預講、集體備課會、實驗課集體預做、教學研讨會、讀書報告會、師生教學經驗座談會等。⑤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包括建立教師教學效果動态反饋系統。⑥跟随老教師帶課班聽課,探讨各種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等。

五、科研情況

1.細胞外熱休克蛋白72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抗炎作用及機制研究省自然基金2010.1-2012.12  2.葛根素對D-半乳糖緻衰老小鼠記憶能力的影響(081KY50)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2009.1-2010.12   3.Biomarker Research Center for Personalized therapy:醫學研究中心計劃科學工程基金(Kor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undation (KOSEF), the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Program)(立項号:R13-2007-023-00000-0)  韓國科技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ublic of Korea)  4.Pharmacogenomics Research Network project(Korea health 21 R&D Project, Ministry of Health, Welfare and Family Affairs )(立項号:A030001)。韓國健康部21 R & D項目5.大鼠肝I/R損傷緻急性腎衰發生機制及實驗治療研究  新疆衛生廳  2003-2006.12

六、團隊建設及運行的制度保障

在教學團隊内部,要通過目标激勵和競争激勵等方法,強化團隊帶頭人的責任機制和團隊成員的末位淘汰機制;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智慧和創造力,建立教學改革問題的定期研讨機制、民主協商機制,形成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效果的優劣,學生最具有發言權,因此教學團隊建設還要建立學生評教機制,建立學校評價、學生評價以及團隊内部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制度,為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運行機制保障。

七、團隊今後建設計劃

1.建設目标: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加強學生素質培養”為中心,加強課程建設,教學科研并重,使病理生理學課程成為校級乃至省級示範性課程,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成為校級乃至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2.    1) 制定科學的教學規劃,在教學内容和方法、考試内容和形式方面,不斷探索教學新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特别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上找到合适的教學點和教與學的适應點。2) 在師資培養、教學管理方面,強化已有的青年教師的培養方案和教學管理措施,探索與時俱進的、與教師切身利益相關的培養和管理新方法。3) 在教學設備方面,提高現有教學設備的利用率,更新和補充教學新設備,為現代教育技術在本課程的應用和網絡化教學提供保障。與計算機專業人員聯合制作出真正意義上的本課題的多媒體課件。4) 重視教材建設,在使用規劃教材的基礎上,配套相應的學習資料、練習題等資料,形成立體化,實現網絡化。積極創造條件,争取更多機會參加全國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提高教材編寫水平。5) 在科學研究方面,鼓勵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在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研究領域,緊跟學科的發展前沿,争取進一步的突破,争取成功申報1~2項省級以上課題。6)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活動的開展,使教學檔案資料齊全、規範,教學基本制度和執行情況良好。

注:1、本簡表的填寫基于推薦表的内容,在推薦表的基礎上簡明扼要的加以表述,紙張控制在2張A3紙。請用宋體小四号字體填寫,行間距為22磅。

2、請于11月2日即星期一下班前将此表發回至lcy@tzc.edu.cn。

3、學校将于11月4日下午召開評審會議,屆時各團隊帶頭人需對本團隊作一簡要介紹,時間控制在6分鐘左右,請各團隊帶頭人作好準備;若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請在會議當天下午提前30分鐘到臨海第二校區行政樓第一會議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