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望潮、台州共青團、《今日椒江》頭版、青椒等市區級媒體分别以“醫學生暑期實踐,走進大陳島”“台州學院'星火紅醫´隊連續六年走進大陳島”等為題,重點報道了伟德首页官网“星火紅醫”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大陳島走訪墾荒先輩、進行島民義診、講授健康知識并獲得海島群衆一緻好評的優秀事迹。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
“
承墾荒精神,傳紅醫基因”為主題,由伟德首页官网“星火紅醫”實踐隊攜手台州市紅十字會、大陳鎮政府、中國移動椒江分公司、椒江區紅十字會、大陳鎮衛生院、台州青聯醫藥衛生界别共同開展。
墾荒篇
瞻仰墾荒紀念碑,憶往昔峥嵘歲月。7月4日下午,一場現場思政課在大陳島墾荒紀念碑前開展,伟德首页官网團委書記李袁傑激勵同學們繼承紅醫先輩遺志,擔起時代使命,學習墾荒精神,共繪醫學高質量發展藍圖。山野霧彌漫,墾荒紀念碑挺拔威嚴,“我宣誓,堅持到底,絕不退縮……”實踐隊隊員站在當年第一批墾荒隊員宣誓的鳳尾山頂的墾荒碑下重溫當年的墾荒誓詞,并對入黨誓詞、醫學生誓詞進行宣誓。在墾荒精神與紅醫精神指引下,激勵同學們不負醫者使命,不忘墾荒艱辛,努力成為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的優秀醫務工作者。

宣誓後,實踐隊前往看望老墾荒隊員高阿蓮與其外孫孔慶偉。高阿婆作為第四批上島的墾荒隊員,親眼見證了島上的變化,她向隊員們展示當年墾荒的照片,細細講述她在16歲初次上島的故事,将墾荒的艱苦融進樸實的語言裡。阿婆八十多歲高齡,其右臂患有肩胛炎,隊員們現場通過按摩理療的方式幫助阿婆緩解疼痛,并給予康複建議。台州首屆“最美墾荒青年”孔慶偉目前就職于大陳島氣象站,他與大陳島的故事是墾荒精神的赓續。作為老墾荒隊員高阿蓮的外孫,孔慶偉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同外婆一樣紮根大陳島,立足氣象站風雨兼程15年,他堅守初心,平凡的人生中裝載着非凡的理想。他期許同學們能多用腳步丈量腳下這片土地,用心靈去審視這片土地,用智慧去建設這片土地。
紅醫篇
4日上午,“星火紅醫”實踐隊來到大陳鎮衛生院探訪基層醫務工作者。“我們的衛生院原址正在重建,目前是臨時過渡期,硬件條件有些簡陋。”大陳鎮衛生院代理院長沈江熱情介紹了衛生院内各個科室和儀器設備。盡管目前衛生院的條件限制重重,沈院長依然甘之如饴,以醫者仁心守護腳下這片土地。看着實踐隊隊員青春活力的面龐,沈院長希望同學們能持之以恒學習,勇攀醫學高峰,建設美麗祖國。随後大家去看望了在鎮衛生院就職的台州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優秀畢業生謝文秀,學姐的駐島經曆激勵學弟學妹們用自己的力量服務基層,讓青春之花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絢麗綻放。
5日一早,“星火紅醫”實踐隊聯合大陳鎮政府開展便民義診活動。梅花灣廣場排起長龍,島民們在志願者的組織下有序接受義診。隊員們白衣執甲,操作熟練,從容不迫,規範測量的同時還特别照顧島民們的情緒,對檢測指标偏離正常範圍的島民結合當地生活飲食習慣給出科學建議。另一邊,“星火紅醫”實踐隊成員羅智運用自己紮實的學科本領,給島民們進行中醫理療。“我腰背疼得厲害,能不能幫我看一下?”一位阿婆聞訊前來就診,“已經四年了,現在還疼。”羅智初步診斷後為阿婆按揉對應穴位,按摩背部,緩解了阿婆的疼痛。義診過程中,實踐隊員還分發了自制的中藥香囊與養生宣傳冊,收獲了島民的感謝與點贊。

除了義診,實踐隊聯合多家單位在梅花灣黨群服務中心向島民開設健康知識講座。沈江醫生講述蜱蟲的危害以及防治小技巧,助島民們科學驅蟲,遠離蜱蟲病;實踐隊隊員盧厲萱科普中醫養生食譜,用中醫妙方融入島民生活,介紹了多種藥膳藥飲,展現了中醫食療的魅力;浙江省紅十字一級救護師、台州學院紅十字會指導老師蘇滔開展緊急救護培訓,現場示範,手把手教島民進行心肺複蘇,并為現場每位島民送上急救包;大陳鎮政府組織制作艾草錘,帶島民們了解錘療,讓島民們在獲得動手樂趣的同時收獲健康知識……老師們循循善誘,島民們收獲滿滿。
此外,移動公司還舉辦了“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講堂等活動,引領智能生活,定義數字新時代,用簡單的方式、诙諧的語言協助島上老人跨越“數字鴻溝”,推薦“浙裡辦”等易用應用并普及電信詐騙防範知識,讓島上老人們真真切切享受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

回憶墾荒歲月,傳承墾荒精神。自2018年11月學校舉行“傳承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打造新時代黨建共同體”簽約儀式起,伟德首页官网已連續6年組織青年學子前往大陳島,讓新時代“紅醫”更好地融入和弘揚“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文:李袁傑、阮蒙傑/圖:徐羅月、賴欣蘭/審核:林海斌、周敏/責任編輯:金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