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夏夢潔團隊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3-03-09      點擊數量:

夏夢潔團隊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伟德首页官网夏夢潔團隊在中科院TOP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影響因子:6.533, SCISSCI雙收錄)上發表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meta分析論文,夏夢潔老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梁勇教授論文通訊作者,台州學院為該論文的第一通訊單位。

目前,母乳喂養與産後抑郁症之間的關系仍然存在争議。至今還沒有關于母乳喂養産後抑郁管理中作用的具體指南。在此meta分析中,夏夢潔團隊評估了母乳喂養産後抑郁的相關性共納入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18570名女性這是第一個評估母乳喂養産後抑郁之間關系的meta分析。通過跨多個數據庫的綜合搜索策略識别和綜合迄今為止所有可用和合格的研究。統計分析後認為母乳喂養和産後抑郁風險之間呈負相關(OR 0.86)。母乳喂養的婦女産後抑郁的幾率比非母乳喂養或部分母乳喂養的婦女低14%。由于一些研究沒有對諸如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支持等混雜因素進行調整。在對其中四項強有力的研究報告調整混雜因素後,母乳喂養婦女産後抑郁概率降低了8%,與有效結果是一緻。此外研究結果指出産後抑郁的發生受母乳喂養的類型、母乳喂養持續時間教育水平的影響。純母乳喂養比部分母乳喂養能更有效降低産後抑郁的發生(OR 0.47)。通過母乳喂養時間大于1個月的對比顯示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風險降低表明長時間的純母乳喂養是有益的(OR 0.63)。同時産後抑郁的風險随總體教育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中等教育,≥70%: OR 0.78, 95% CI 0.63-0.94; ≥中等教育,<70%: OR 0.91, 95% CI 0.79-1.01)。

目前母乳喂養降低産後抑郁風險的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主要的假設是母乳喂養促進激素和心理狀況,而催乳素、催産素和催乳素與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有關。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能對産後抑郁有保護作用,因為它減少了應激反應特别是皮質醇應激反應減少有關。與非哺乳期母親相比,哺乳期母親的皮質醇應激反應以及總皮質醇應激反應和遊離皮質醇應激反應都較弱研究觀察了母親在母乳喂養期間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醇釋放的模式,發現母乳喂養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醇水平的顯著降低有關吸吮前的皮膚接觸在降低這一激素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皮膚接觸時間越長,母親的皮質醇水平越低

母乳是一種生理和營養實踐,研究結果提示母乳喂養有助于降低産後抑郁的發生率。這意味着對許多女性來說,能夠繼續母乳喂養可能在情感上是有益的。因此,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需要認識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母乳喂養的必要性。

論文鍊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460745/

Baidu
sogou